在编写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40年沿革中,想起在2007年12月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的一则劳务派遣新闻,至今记忆犹新。
当年,社会上对劳务派遣的反对声音很大,《劳动合同法》出台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严管劳务派遣。在全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服务机构对前景倍感暗淡时,看到一则对劳务派遣服务充分认可的新闻,而且是来自”新闻联播“,同仁们感觉到了”冬天里的一把火“的温暖,当晚就有外地同行电话询问是否看到这则新闻。
劳务派遣上新闻联播,尤其是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只有7天的时间播出,是中国劳务派遣服务值得骄傲的一件事,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一件事。对全国劳务派遣从业人员来说,减少了一些担忧、鼓舞不少士气,增强了一点信心。当时,因为社会和舆论盛传受《劳动合同法》规制,大量劳务派遣机构不能存活,很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内部人心不稳,流动明显增加。
今天再来看看新闻联播的这则报道,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2003年12月23日半小时”新闻联播“中,有个小栏目【说句心里话】,新闻的主题是:劳务派遣消除了我的打工烦恼!
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12月23日播出):福建在全国率先开展“派遣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依法维权”四位一体的劳务派遣模式,使许多农民工消除了烦恼。
【说句心里话】
福建农民工陈固钦:“我们老家有句土话,就像是再生父母,非常感激他们劳务派遣帮我解决这么多事情”
陈固钦老家在三明农村,高中毕业就开始打工。他说,以往打短工时,总是会遇到工资被拖欠,社保没人管的烦恼。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福建省劳务派遣公司,经过技能培训后,作为派遣员工,成了一名加油工。不仅工资有保证,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以往他打短工时想都不敢想的各项社保权益他都享受到了。然而就在他感到幸运的时候,不久前,不幸的事发生了。
福建农民工陈固钦:“加油枪还插在汽车油箱里面,油还没有加满的时候,车就开走了。”
陈固钦的左腿不幸被加油枪打成了粉碎性骨折。正当他和家人感到手足无措时,劳务派遣公司不仅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还当场给他垫付医疗费用,把他送到福州最好的医院进行治疗,并且派专人协同加油站为他办理工伤保险赔付手续。
福建省劳务派遣公司总经理钱瑞智:“当我们一个机构对一个机构时,这个维权力量是很强的。”
福建农民工陈固钦:“幸亏劳务派遣作后盾,工资照发,什么待遇也不变,还给我困难补助,这样就非常好了”
【民情日记】
作为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的唯一劳务派遣定点联系省份,福建省积极将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等作为劳务派遣的重点,三年来已派遣员工48.6万人,派遣员工的劳动合同签定率、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率均达到100%。
在劳务派遣中直接受益的陈固钦告诉记者,他打算利用元旦假期回趟三明老家,以自己的切身经历来帮助村里计划外出打工的年轻人。